初三化学教案书本推荐_初三化学教案

2023-03-23 09:06:11     来源 : 互联网

1、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  教学目标

3、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5、  3.人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6、  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7、  教学过程

8、  一、引入新课

9、  在生活中有绚烂的花,广袤的草,等等,成千上万种的动物植物,还有人造的物品。这些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和了解吧。

10、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1——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1、  二、新课学习

12、  (一)有机化合物

13、  (1)展示物品的种类,(实物和图片)学生回答由什么材料组成。

14、  根据经验,大家能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有机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余下的是什么材料。接下来我们先学习什么叫有机合成材料,什么叫有机物?

15、  写出化学式,组成元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合作计算,可用计算器?

16、  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

17、  都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 。通过分析表中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引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什么是有机材料,学生回答

18、  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纸条,帮助进行课堂学习:

19、  (1)完成下内容;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a=23 Cl=35.5

20、  (2)根据上表讨论:

21、  ①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

22、  ②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23、  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的概念。

24、  是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呢?哪些不是?

25、  课件展示: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2 Na2CO3 CaCO3(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26、  讨论: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两组中是前者还是后面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些:

27、  了解化合物的分类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28、  (二)有机合成材料

29、  有机化合物中,有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有的却非常大。我们先来了解一篇小资料。

30、  由学生自己阅读,得到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初步认识。接下来看看这些物品大家是不是见过,用过,你了解他们吗?

31、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2

32、  展示: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特点,碳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的图片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

33、  从刚才的有机物的结构可知,有些有机物组成原子个数少,相对分子质量小,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而有些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百万如:淀粉和蛋白质。引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34、  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高分子材料及分类

35、  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36、  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图片

37、  为什么都是合成材料,它们的性能和用途有明显不同?原因是这些合成材料的结构不相同。用实验去发现一些规律,学生实验活动。学生拉扯塑料,加热聚乙烯塑料。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和发现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有机合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

38、  实验:点燃不同的线,刚才实验过程中发现棉,羊毛,锦纶腈纶在加热时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一件衣服是纯棉还是合成纤维做的?

39、  (三)环境问题

40、  塑料和合成橡胶的有很广泛的用途: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广泛使用是不是很好呢?会带来什么问题?

41、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3

42、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做?

43、  通过讨论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44、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重要的方法。

45、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46、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47、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8、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49、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个科学家,你最想在发明什么合成材料来解决,生活,生产,农业,工业,电子,国防的问题或困难?

50、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几种新型的合成材料。

51、  了解新型的合成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2、  三、小结

53、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知道了什么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也知道了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麻烦。也就是白色污染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为环保和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54、  教学目标

55、  知识目标

56、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7、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58、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59、  能力目标

60、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6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62、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63、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4、  情感目标

65、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66、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67、  教学建议

68、  课堂引入指导

69、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70、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71、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72、  知识讲解指导

73、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74、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75、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76、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77、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78、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79、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80、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81、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82、  讲授过程指导

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84、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85、  课程结束指导

86、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87、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88、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89、  教学设计方案

90、  教学过程:

91、  【引言】

92、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93、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94、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95、  2.蜡烛燃烧

96、  3.木炭燃烧

97、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98、  5.木炭还原氧化铜

99、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100、  7.碳酸受热分解

101、  8.人或动物的呼吸

102、  9.高温煅烧石灰石……

103、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04、  1.制取应简便迅速;

105、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106、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107、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08、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09、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10、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111、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12、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113、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114、  【板书】2.原理:

115、  CaCO3+2HCl=CaCl2+H2O+CO2↑

116、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117、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118、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119、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120、  【板书】二、反应装置:

121、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22、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123、  【讨论】

124、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125、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126、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127、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128、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129、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130、  【讲解】

131、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132、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133、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134、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135、  【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136、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137、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38、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139、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40、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141、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142、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143、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144、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45、  (1)泡沫灭火器

146、  (2)干粉灭火器

147、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48、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49、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50、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151、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152、  教学目标

153、  ⒈、知识与技能:

154、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55、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156、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157、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8、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159、  教学重难点

160、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161、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162、  教学工具

163、  多媒体设备

164、  教学过程

165、  引入课题

166、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67、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168、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169、  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170、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171、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172、  柴、煤、煤气。.。

173、  汽油、柴油。.。

174、  煤

175、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176、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177、  知识拓展

178、  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79、  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180、  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81、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182、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183、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84、   混合物

185、   焦碳、煤焦油、煤气

186、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187、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88、  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189、  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190、  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191、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192、  介绍石油的用途。

193、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19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95、  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196、  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197、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198、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199、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200、  过渡

201、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202、  引出天然气

203、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204、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205、  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06、  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207、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208、  教学目标:

209、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10、  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211、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212、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213、  教学重点:

214、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15、  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16、  教学难点:

217、  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18、  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19、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220、  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221、  教学过程:

222、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223、  [活动天地]

224、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225、  探究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26、  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27、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28、  提出问题: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29、  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230、  收集资料: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1、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232、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233、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234、  实验步骤

235、  实验现象

236、  实验结论

237、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238、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39、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240、  该气体是

241、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242、  该气体是

243、  分析归纳:电解水是变化。

244、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245、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46、  知识应用:

247、  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48、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49、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250、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251、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52、  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

253、  [板书]一、电解水

254、  水通电氢气+氧气

255、  H2OH2O2

256、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257、  [分析]讨论分析图片获得的信息

258、  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259、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260、  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261、  [练习]做P38[在线测试]

262、  [小结]

263、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建立了微观想象

264、  第二课时

265、  [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266、  [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67、  [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268、  [友情提示]本实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普通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

269、  [板书]氢气+氧气→水

270、  H2O2H2O

271、  [讨论]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

272、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273、  [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274、  [交流共享]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275、  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76、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77、  [在线测试]

278、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279、  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

280、  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81、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82、  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283、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84、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285、  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

286、  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287、  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288、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289、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290、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29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292、  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93、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294、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95、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296、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297、  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98、  [小结]P73[长话短说]

299、  [反馈练习]P74[挑战自我]

300、  [作业]

301、  [教学反思]本节实验很成功,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302、  教学分析

303、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304、  教学目标

305、  知识与能力目标:

306、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307、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08、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09、  过程与方法目标:

310、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11、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12、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14、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315、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316、  教学过程

317、  一、情境导入

318、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319、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320、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321、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322、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323、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24、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325、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26、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327、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328、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329、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30、  元素

331、  最外层电子数

332、  元素化学性质

333、  稀有气体元素

334、  8个(He为 2)

335、  比较稳定

336、  金属元素

337、  少于4个

338、  不稳定

339、  非金属元素

340、  多于4个

341、  不稳定

342、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343、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344、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345、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346、  2.练习:课本习题。

347、  教学设计说明

348、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

349、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校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入了本课题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氛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5)借助观察挂图“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350、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51、  点评

352、  选取核心概念──离子为研讨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353、  1.探究活动设计:(1)欣赏科普小论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题学习欲望。(2)猜想、交流、探究校外电子如何运动,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培养。(3)角色扮演离子形成的过程,生动活泼,达到校理想的学习效果。

354、  2.扩展学习设计: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研究采用表格设计,体现了推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355、  探究离子的形成

356、  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57、  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58、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359、  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

360、  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

361、  教学目标

362、  知识目标

363、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364、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65、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366、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367、  能力目标

368、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69、  情感目标

370、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71、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372、  教学建议

373、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74、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375、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376、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377、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378、  教学设计方案

379、  课题:水

380、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381、  教学设计过程

382、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83、  1.课前任务布置:

384、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85、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

386、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87、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388、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

389、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390、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91、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

392、  2.课前准备工作:

393、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394、  3.课堂教学:

395、  分为两个阶段。

396、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

397、  (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398、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最好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知识矛盾。)

399、  4.课后小结:

400、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401、  探究活动

402、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403、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约用水。

404、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05、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406、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407、  课后讨论:

408、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09、  能力目标:

410、  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11、  情感、态度、价值观:

412、  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413、  教学重点:

414、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415、  教学难点:

416、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417、  教学方法:

418、  探究—归纳总结法

419、  教学准备:

420、  [实验1-1]-[实验1-5]

421、  课时安排:

422、  1课时

423、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

424、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425、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26、  [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427、  观察实验的步骤: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428、  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429、  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430、  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431、  [实验1-1]水的沸腾

432、  [实验1-2]胆矾的粉碎

433、  [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34、  [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435、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

436、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437、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438、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

439、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440、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441、  【讨论、归纳】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442、  结论:2是物理变化,4是化学变化

443、  得到:定义

44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45、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46、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447、  [课堂练习]

448、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449、  化学性质:

450、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451、  (1)熔点和沸点

452、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453、  熔点:熔化的温度

454、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455、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456、  (3)颜色、状态、气味

457、  [实验1-5]闻气味的方法

458、  [课堂练习]

459、  【课堂小结】

460、  【作业布置】

461、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462、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63、  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6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465、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

466、  联系

467、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468、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69、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470、  教学目标:

471、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472、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473、  目标:

474、  在了以上知识后,引导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75、  情感目标:

476、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

477、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478、  教学建议

479、  教材分析

480、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基本原理。

481、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剧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讨论灭火的条件,简单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剧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一定方式进展。

482、  如果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应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483、  教学建议

484、  要求学生了解:

485、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486、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487、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488、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489、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足就可。

490、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对比,加深理解。

491、  教学设计示例

492、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

493、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

494、  教学过程 :

495、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

496、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初中历史?

497、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

498、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密切,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发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

499、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

500、  教学目标

501、  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502、  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503、  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504、  教学内容分析

505、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506、  教学对象分析

507、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508、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509、  教学过程

510、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511、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512、  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513、  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514、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515、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516、  一、元素

517、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518、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519、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520、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521、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522、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52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524、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525、  二、元素符号

526、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527、  [活动天地]

528、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529、  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530、  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531、  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532、  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533、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534、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535、  教学目标:

536、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537、  理解目标:

538、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539、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540、  能力目标:

541、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542、  情感目标:

543、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44、  教学重难点

545、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546、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47、  教材分析:

548、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549、  化学用语的教学:

550、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551、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552、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553、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554、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555、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556、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557、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558、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59、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560、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561、  教学设计示例

562、  课时安排:2课时

563、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564、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65、  第一课时

566、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567、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568、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569、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570、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571、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572、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573、  (1)元素:

574、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教案《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575、  [学生讨论思考]

576、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577、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578、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79、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580、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581、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582、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

583、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原子的一类总称

584、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85、  区别: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

586、  含义: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

587、  举例: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588、  成的”。

589、  用于描述物质微观组成。例: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

590、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591、  投影片展示:教材图2-8介绍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592、  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593、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

594、  (2)物质分类:

595、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596、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597、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598、  第二课时

599、  (3)元素符号:

600、  ①元素的分类:

601、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602、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603、  稀有气体元素:“气”

604、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

605、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606、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

607、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608、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609、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

610、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611、  板书设计:

612、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613、  一.元素:

614、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15、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616、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17、  二.元素符号

618、  1.写法:一大二小

619、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620、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621、  三.元素的故事

622、  探究活动

623、  “元素的故事”

624、  将全班同学分组,课下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课上选代表向全班汇报。选材可以是“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理解和记忆起了促进作用。

625、  教学目标

626、  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627、  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628、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629、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激发更多的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630、  重点和难点

631、  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632、  实验准备

633、  一组精美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研钵、滴管、小烧杯、量筒、医用维生素C、蒸馏水、漏斗、滤纸、玻璃棒、石蕊、碘酒、米饭

634、  课时安排

635、  1课时

636、  教学设计

637、  情景创设

638、  同学们都吃过饭了吗?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光吃饭还不行,还要吃菜呢?

639、  (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得出我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640、  群体互动

64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已经知道了不少。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本单元所涉及的无机盐将在下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本课题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四类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642、  请分组阅读教材p88~94,讨论并完成pp93两处的课堂练习。

643、  交流汇报

644、  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645、  巩固提高

646、  ①特殊的蛋白质──酶;维生素的音译名:Vitamin-维他命;

647、  ②演示:碘与淀粉的反应:单质碘+淀粉显蓝色。

648、  组间抢答

649、  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650、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

651、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

652、  探究辨析

653、  ①抛砖引玉:警方常用“指纹显示”来破案。方法一:取一个蒸发皿,加入少量的碘酒后,微微加热,将留有手指印的证物(纸张或器皿)放在蒸发皿上方,过一会儿可显示出清晰的指纹(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油脂在器皿或纸张上,而碘可溶于油脂中,从而显示出指纹来);方法二: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抹在案情证物上,再用光照,则在物证上会显示出黑色的指纹来。(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汗迹中含有无机盐NaCl等,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Cl,经光照,AgCl分解产生黑色银的微粒,而显示出黑色指纹)。

654、  ②学生实验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取3片医用维生素C(也可用学生自备的水果、果汁),碾碎后溶于10 mL水中并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观察,可见 。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医学上常把维生素C称之为 (可查阅资料或访问医护人员)。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易被破坏。请想一想,如何食用新鲜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655、  交流展示

656、  (“我”在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中的作用)

657、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收集四类有机营养物的生理功用(每小组负责一类),并用第一人称“我”写成汇报交流材料。

658、  警钟长鸣

659、  (多媒体展示)

660、  ①吸烟与疾病。图片: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的比较。

661、  ②资料:甲醛浸泡的鸡爪和水产品。

662、  ③资料:硫黄熏制的白木耳。

663、  ④市场上销售的毒大米和毒笋。

664、  ⑤关注生活中所见到的“黄曲霉菌”。

665、  ⑥关注居室装修中的“隐形杀手”──甲醛、苯。

666、  感悟交流

667、  看了之后你们有何感受?

668、  学后反思

669、  ①我们应怎样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670、  ②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膳食?调查我们学校的食谱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71、  ③我们为什么不能偏食、挑食?我们为什么要多吃蔬菜?

672、  课后调研

673、  你认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间说法有科学道理吗?建议你做一做下面的调查研究:参考课本p94页习题3中提供的数据,记录自己(或他人)每天行走多少路,大约消耗多少油脂?根据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之比,制定一个科学的走路锻炼计划,并坚持实施,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674、  点评:本节课从“民以食为天”的吃开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从而使本课题顺理成章地导出。

675、  在学生互动活动中又设置了一栏:“其他,你感兴趣的内容”,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滕老师的“课后调研”给学生提供了七年级数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可谓用心良苦。

676、  背景资料

677、  ①2004年11月10日楚天都市报

678、  掺有矿物油的大米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一次性进食了较大量的含矿物油的食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鉴别掺油大米的简便方法是:用少量热水浸泡大米,手捻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有浮油。

679、  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p116

680、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一个健康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0~25之间;身体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

681、  教学目标

682、  知识目标

683、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684、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685、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686、  能力目标

687、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688、  情感目标

689、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90、  教学建议

691、  教法建议

692、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69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694、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695、  其它一些建议:

696、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697、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698、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699、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700、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701、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02、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703、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704、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705、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706、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707、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708、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复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709、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710、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711、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712、  氢气 4.1 74.2

713、  一氧化碳 12.5 74.2

714、  甲烷 5.0 15.0

715、  乙炔 2.5 80.0

716、  教学设计方案

717、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718、  一 复习提问:

719、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720、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721、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722、  1.氢气的物理性质:

723、  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724、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

725、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726、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727、  2.氢气的化学性质:

728、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729、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730、  (1)氢气的可燃性:

731、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732、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733、  引导学生观察:

734、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735、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736、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737、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738、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739、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740、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741、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742、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743、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744、  引导学生思考:

745、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746、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747、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748、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749、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750、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751、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752、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753、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754、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755、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止加热;

756、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止通入氢气;

757、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758、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759、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760、  在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使铜被还原出来,说明氢气有还原能力,我们称之为还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

761、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说明它具有氧化能力,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762、  氢气:得氧~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763、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764、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765、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766、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

767、  密度小——氢气球;

768、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769、  还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770、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771、  探究活动

772、  1. 家庭小实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实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办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强烈的爆鸣声。

773、  2. 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

774、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775、  教学目标

776、  知识目标

777、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778、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779、  能力目标

780、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781、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782、  情感目标

783、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784、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785、  教学建议

786、  教材分析:

787、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788、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789、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90、  课堂引入指导

791、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792、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793、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794、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95、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796、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797、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798、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799、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800、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801、  课程结束指导

802、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803、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804、  课外实验指导

805、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806、  教学设计方案

807、  教学目标:

808、  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809、  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810、  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811、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812、  教学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813、  教学用具:

814、  录像机 石墨、木炭、活性炭、二氧化氮气体、澄清石灰水、氧化铜、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815、  镶钻石的饰品、普通乒乓球拍、普通羽毛球拍、普通网球拍;碳纤维乒乓球、羽毛球拍、特制的网球拍等、防毒面具模型

816、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

817、  教学过程:

818、  【引入】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819、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一点呢?

820、  (学生讨论,并提出几种方法)

821、  教师总结、讲解。引导学生看录像《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822、  【讲解】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823、  【阅读】p79-80《化学》全一册 初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824、  要求:用列表的方式归纳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825、  【投影】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826、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827、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828、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829、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830、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耐腐蚀,耐温度骤然变化的特性可做石墨坩埚。

831、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832、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因而用途也不相同。即性质决定用途。

833、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含杂质较多的叫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

834、  介绍:炭与碳的区别。

835、  【展示】木炭

836、  【演示】木炭吸附气的实验

837、  【演示】木炭与红或蓝墨水的吸附实验

838、  (学生讨论,得出木炭性质的结论)

839、  【小结】木炭能吸附某些有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840、  【投影】二 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841、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842、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843、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844、  4.用途:燃料,黑火药、吸附剂制铅笔(某些)

845、  三、 碳单质的新成员--C60:

846、  1985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尔,理查得·斯莫利和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特在研究太空物质时,发现了一种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形成具有32个面的近似球体,包括20个等六边形和12个等五边形,这同英式足球正好相同,因此又叫足球烯。

847、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848、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849、  探究活动

850、  1.如何由石墨制得金刚石?

851、  2.碳的研究目前有何新进展?

852、  3.撰文介绍人类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人造金刚石过程》。

853、  4.球碳(C60)又称 “富勒烯”。是借一位建筑师的姓名而命名的。这位建筑师就是巴克明斯特·富勒。富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万国博览会美国馆。请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写一份关于C60分子结构发现史的调查报告。

854、  教学目标

855、  知识目标:

856、  1.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857、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858、  3.了解原子概念及基本性质;

859、  4.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860、  5.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861、  能力目标:

86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

863、  情感目标:

864、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及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物质不断运动和无限可分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865、  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866、  教学建议

867、  教材分析

868、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性质,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很小的,那么它是否还可以再分呢?

869、  分子是否可分?前一章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知识,为这一节的学习做了铺垫,能顺利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分子还可再分。

870、  教材是以x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事实,导出x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并绘出了形象的示意图。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建立起了联系。通过示意图的展示,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原子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原子的真实存在,教材以形象的描述、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原子的大小和状态,并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确凿证明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的事实。

87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那么用其它方法或在其它变化中是否能分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了原子的组成。

872、  教法建议

873、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些理论性知识由于学生缺乏与之相关的感性认识基础,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讲解原子概念时,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懂,建议教学过程中首先演示x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使学生从宏观上得到结论:加热x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汞蒸汽有剧毒,实验可在下图中进行)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电脑(或磁性黑板)模拟分子、原子图象展示x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微观展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与原子的"合"得出原子的概念,并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如:对质量守衡定律的学习及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有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学习(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能加深理解。

874、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学生已经了解了分子的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那呢?通过展示x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阅读课本、想象由学生总结分子的性质。

875、  至此,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及性质都有了了解,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解反应得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将分子和原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指处。重点应放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上。对比时可以采取复习、总结、讨论的方法。

876、  最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应让学生阅读"原子和分子发现"的选学内容,并组织相关的讨论:为什么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以后,化学才有了教快发展?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创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877、  关于原子结构部分,就目前的实验手段及教学条件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学生缺乏作为分析原子内部结构的感官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的小资料,用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所采用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

878、  教学设计示例 1

879、  教学重点: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

880、  教学难点:原子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881、  教学过程

882、  第一课时

883、  1.复习旧知识 投影: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变化

884、  1)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885、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886、  2.问题引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分子产生,那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如何改变的?又如何由原来的分子转变成新分子呢?

887、  3.演示实验:x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

888、  提出观察要求:

889、  1)先给木炭加热,观察木炭有什么变化

890、  2)再同时给x化汞加热观察:

891、  a.试管壁上有什么变化

892、  b.木炭是否燃烧

893、  说明:锥形瓶中的药品是硫粉,硫粉是用来处理实验中的有毒物质

894、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 先给木炭加热,木炭不能燃烧;同时给x化汞加热试管壁上有银白色小液滴,木炭燃烧。)

895、  4.讲述:试管壁上的银白色小液滴是金属汞,在常温下汞是金属中唯一的一种液体物质

896、  5.思考:木炭为什么能燃烧?指导学生写出x化汞受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名学生板演) 判断反应类型

897、  6.设疑:从宏观上我们已经得到结论,加热x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那么这个反应在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呢?(引发学生想弄清x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微观过程的欲望)

898、  7.多媒体展示:x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一)

899、  对照画面讲解x化汞及x化汞分子的构成 (x化汞是由x化汞分子构成的,一个x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粒子和一个汞粒子构成的)

900、  8.学生讨论:x化汞受热从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二)(三)

901、  9.汇报与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小组的分析、讲解、补充和纠正得出:x化汞受热后结合在一起的氧粒子、汞粒子彼此分开,成为单个的氧粒子和汞粒子。单个的粒子不能稳定存在重新组合,每两个氧粒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金属汞

902、  10.问题思考:在x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x化汞分子分解为氧粒子、汞粒子,而氧粒子、汞粒子又分解为更小的粒子了吗?(没有)

903、  科学上把这种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原子

904、  思考:通过刚才对x化汞受热反应微观过程的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原子吗? 回答后总结并板书

905、  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原子

906、  一、原子

907、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908、  指导学生画出概念中的重点词语

909、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确信原子的真实存在,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

910、  11.问题讨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的概念,现在又学习了原子的概念,请大家结合图,讨论x化汞受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结合以下画面讨论

911、  裂变 重新组合

912、  化学反应实质:分子---→原子-------→ 分子 或直接构成 物质(五)

913、  12.汇报与交流:通过交流得出x化汞受热反应的变化实质:x化汞受热时x化汞分子先裂变成单个氧原子、汞原子,然后氧原子、汞原子再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

914、  13.设问: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请同学们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915、  14:评价 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配合画面(五)讲述,同时板书化学反应实质)

916、  以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应分步出现

917、  15.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呢?

918、  指导阅读31页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919、  16:问题讨论:原子和分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对照以下表中内容讨论它们有哪些相似性,有什么本质区别,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920、  教学目标

921、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922、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923、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924、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925、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926、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927、  教学过程

928、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929、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930、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931、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932、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933、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934、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935、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936、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937、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938、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939、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940、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941、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942、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943、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944、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945、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946、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947、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948、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949、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950、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951、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952、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953、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954、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955、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956、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957、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958、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959、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960、  二、探究内客

961、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962、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963、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964、  观察记录:

965、  结论:

966、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967、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968、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969、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970、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971、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972、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973、  (2)验满方法:

974、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975、  现象为:

976、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977、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978、  教学目标:

979、  1.物质的溶解性

980、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981、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982、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983、  教学重点:

984、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985、  教学难点:

986、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987、  教学过程:

988、  [复习]

989、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990、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991、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992、  [引言]

993、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994、  [讨论]

995、  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96、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997、  [讲述]

998、  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999、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000、  [分析]

1001、  条件:一定温度下;

1002、  标准:100克溶剂里;

1003、  状态:饱和状态;

1004、  本质:溶质的质量;

1005、  单位:克。

1006、  [举例]

1007、  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1008、  【教学目标】

1009、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1010、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011、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1012、  【教学重点】

1013、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1014、  【过程方法】

1015、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1016、  【教学手段】

1017、  多媒体辅助教学

1018、  【教学过程】

1019、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1020、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1021、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1022、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1023、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1024、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1025、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1026、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1027、  生:不满了。

1028、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1029、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1030、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1031、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1032、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1033、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1034、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1035、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1036、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1037、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1038、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039、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1040、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图3-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x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1041、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1042、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043、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1044、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1045、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1046、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1047、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048、  【教后感】

1049、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1050、  成功之处:

1051、  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1052、  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1053、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105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055、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056、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1057、  过程与方法:

1058、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1059、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1060、  情感态度价值观:

1061、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1062、  教学内容:

1063、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1064、  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065、  3.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1066、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67、  4.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

1068、  教学重点:

1069、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

1070、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1071、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072、  教学难点:

1073、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074、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075、  探究活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成立原因。

1076、  教学过程:

1077、  一、质量守恒定律

1078、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1079、  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1080、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1081、  设计实验:

1082、  (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083、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1084、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1085、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1086、  (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1087、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1088、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1089、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1090、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1091、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1092、  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093、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

1094、  (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1095、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096、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097、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1098、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1099、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1100、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1101、  m(C)=m(CO2)×ω(C)=8.8g×=2.4g; m(H)=m(H2O)×ω(H)=5.4g×=0.6g

1102、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103、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104、  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1105、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1106、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107、  以P为例 4P +5O2 = 2P2O5

1108、  4×31 5×32 2×142

1109、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1110、  (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1111、  (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1112、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113、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1114、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115、  (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Cl2-N2+NH4Cl

1116、  观察上式: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4NH3+Cl2-N2+3NH4Cl

1117、  上式中: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4NH3+ Cl2- N2+3NH4Cl

1118、  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3+3Cl2==N2+6NH4Cl

1119、  (2)观察法

1120、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

1121、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1122、  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上式中有1N和3H,所以右边的NO前面应配"1"(使N原子个数相等),H2O前面应配2/3(使H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5/2个O,所以左边的O2前面应配5/4(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NH3+5/4 O2-NO+3/2 H2O。

1123、  一、教材分析

1124、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1125、  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碳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钻石、无轨电车等。本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碳等,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1126、  二、教学目标

1127、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1128、  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1129、  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130、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1131、  三、教学重难点

1132、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及用途;

1133、  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1134、  C和CuO的化学反应。

1135、  四、教法建议

1136、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137、  让学生充分利用对实物的感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38、  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的教学中,可采取谜语,引出碳族“三兄弟”,通过猜谜语,对“三兄弟”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出示实物钻石、石墨等,学生自己观察、触摸、实验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区别,从而引出用途的不同原因,教师设问:二者组成相同为什么物理性质有那么大的差异?出示结构模型,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有的学生有错的认识,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139、  突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的培养。

1140、  (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1141、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加强直观认识的同时,通过反应发生的条件、现象,进一步理解反应的规律,顺利形成要领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讨论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另外,还要强调实验操作安全及应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如在探究C还原CuO反应的实险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问题:①C和CuO都是什么颜色?

1142、  ②加热,试管中粉末颜色有什么变化?

1143、  ③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④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加强其对直观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现象的本质得出:碳具有还原性的结论。

1144、  (2)开展探索性实验,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145、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既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使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木炭吸附性,先让学生猜测红墨水中加入木炭的现象,过滤后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做两个对比实验,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木炭具有吸附性,使红墨水颜色逐渐褪去。

1146、  (3)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

1147、  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生活中的实验,亲身体会到化学知识就在我身边,学到书本知识,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1148、  五、学法指导

1149、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

1150、  如采用:

1151、  对比讨论法;

1152、  实验探究法

1153、  ;自学阅读法;各种方法并用。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1154、  六、应用与拓展

1155、  金刚石失踪案;

1156、  猜真假李逵

1157、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和交流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用科学”、“做科学”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